編輯報導 / WEDAR
談到最近的減重趨勢,腸泌素「GLP-1」絕對是不能錯過的話題。根據《Polaris》的市調分析,2024 年全球 GLP-1 藥物市場已達 467 億美元,並預計以年均複合增長率 21.3%,於未來 10 年來到 3,000 億美元以上 [1]。除了一般藥物之外,消費者對天然替代方案的需求,也正推動 GLP-1 相關營養保健品的發展。作為明星保健素材,益生菌也不會缺席本次盛會,但焦點將落在所謂的「次世代益生菌」身上,其中以「AKK 菌」的關注度最高。
AKK 菌是什麼?
AKK 菌是一群存在於人體腸道的厭氧菌,以「嗜黏蛋白艾克曼菌」(Akkermansia muciniphila)為主要菌種。它通常生長在黏膜表層,可分解黏蛋白(Mucin)作為能量,製造短鏈脂肪酸等物質,並有助維持腸道屏障功能。研究發現,AKK 菌與人體代謝健康也有著密切關聯,當它在腸道的數量越多,宿主的代謝狀態也越健康,特別是空腹血糖、血脂肪及體脂肪分佈 [2]。臨床研究顯示,肥胖與過重患者在補充 AKK 菌達 12 週後,於胰島素濃度、胰島素敏感度及血膽固醇皆有顯著改善,而體重、體脂量及臀圍也有明顯降低 [3]。
AKK 菌的已知功效 | 作用機制 |
---|---|
改善代謝異常 | 增進脂肪氧化與膽酸代謝,減少氧化壓力,並有助改善脂肪肝相關疾病 [4]。 |
減少發炎 | 調控發炎訊息,降低血中發炎蛋白並提升抗發炎因子,達到改善發炎的效果 [5]。 |
增進胰島素敏感度 | 提升胰島素敏感度 28.6%,降低血中胰島素濃度 34% [6]。 |
促進脂肪代謝 | 降低肥胖患者的血膽固醇,並減少體重、脂肪質量與臀圍 [6]。 |
增進腸道屏障功能 | 提供腸道黏膜與微生物所需的營養,平衡腸道菌叢生態,並維持黏膜健康 [7]。 |
AKK 菌與 GLP-1 有關嗎?
有鑒於 AKK 菌在調控代謝的潛力,讓產學界都紛紛好奇,其作用機制為何?是否能被產品化?韓國首爾大學在 2021 年發表研究,發現 ΑΚΚ 菌會製造一種「P9」蛋白質,並與腸道 L 細胞的「細胞間黏附分子 2」(ICAM-2)產生交互作用,從而增進 GLP-1 的分泌量。此外,蛋白質 P9 還能抑制高脂飲食所引發的體重增加,降低食量及脂肪體積,以及促進棕色脂肪細胞的產熱作用 [8]。總結來說,此研究揭示 AKK 菌對宿主代謝的影響,涉及 GLP-1 的調控作用,而使 AKK 菌獲得「GLP-1 益生菌」的說法。
產品概況與限制
基於菌種特性與安全性,商業化 AKK 菌仍有許多挑戰。首先,此菌種是一種嗜黏蛋白的厭氧菌,需要較先進的培養量產技術,以及合適的保存及運輸條件。其次,AKK 菌不是傳統食用的菌種,而各國對新型微生物產品亦有不同的監管標準。不過,目前在歐盟與美國已有相關產品在線上通路販售,但訴求多以改善腸道健康為主。


替代方案?多酚益生元
目前台灣已有 AKK 菌的量產技術,但礙於法規限制,民眾尚無法直接購得相關產品 [9]。另一種補充策略,則是攝取能幫助增加腸道 AKK 菌的特定益生元。臨床研究指出,接骨木莓多酚或許是一項值得考慮的選擇。該研究給予受試者服用接骨木莓萃取物(品名:ElderCraft®),發現它不僅能增加腸道菌叢多樣性,而 AKK 菌的豐富度亦有顯著提升,為接骨木莓在腸道與代謝健康的應用潛力,提供了更多可靠的臨床證據。

延伸閱讀
營養科學》漢方減肥茶?淺談你所不知道的絞股藍
開發提案》GLP-1 促效劑?淺談黑醋栗 D3R 的控糖潛力
營養科學》每日兩杯接骨木莓汁,幫助瘦身減重的新選擇?
營養科學》腸漏症惹禍!突然便秘發胖,恐是腸道黏膜受損